设置的说明(来至贴吧Narga):
首先是菜单栏内容的解释: File:文件 Install File to NAND:可以安装游戏本体的XCI、NSP,当然一般没必要安装游戏本体。也可以用来安装游戏DLC、更新。安装完会出现在C盘的yuzu目录
Load File:用于加载游戏本体文件。
Load Folder:用于加载游戏本体的文件夹,现在已经不推荐使用文件夹格式的游戏,因为缺少很多功能。
Select Game Directory:选择你放游戏的目录,似乎只能选一个,选好以后游戏会出现在游戏列表内。
Recent Files:你最近打开的文件。
Select NAND Directory:没什么事就别点这个。
Select SD Card Directory:没什么事就别点这个。
Load Amiibo:加载Amiibo,仅用于某些游戏。
Open yuzu Folder:打开yuzu的配置目录,相当于Citra的user文件夹。
Emulation:模拟 开始暂停停止重启,上面四个只需要查词典就懂了。
Configure:设置,yuzu绝大部分设置都在里面。
View:视图
Fullscreen:全屏,快捷键F11。
Single WIndow Mode:单窗口模式,没什么事就勾着别动它。
Display Dock Widget Header:开发人员选项,勾或者不勾对日常使用没有影响。
Show Fliter Bar:显示搜索条,可以不勾。
Show Status Bar:显示状态,想看帧率就勾着别动。
yuzu设置:
General
Search sub-directories for games:寻找游戏时搜索子目录。
Prompt for user on game boot:启动游戏时弹出选择用户界面。
Enable CPU JIT:即使重编译器,提速。
Enable NFC:启用NFC模拟。
Theme:界面主题。
Hotkeys:快捷键。(只能看,不能自己设置) Web
yuzu web service:填了用户名和令牌以后可以向官网报告游戏兼容性。
Telemetry:开了以后能让yuzu开发者查看你的使用情况,以便改善模拟器。
Discord Presence:在discord中显示你的游戏状态。 Debug
全都是开发者选项,没什么别动。 Game List Show files with type 'Unknown':显示未知类型的文件。
Show Add-Ons Column:显示“附加项”列。
Icon size:游戏图标大小。
Row text:游戏显示哪些名称。 System Birthday、Sound output mode、console ID这三项目前都没有实际用处。即使设置了也没用。如果以后能实现console ID了,别乱点Regenerate,不然可能导致存档失效。
Language:决定游戏语言(如果有的话)。
Custom RTC:修改系统时间。用于触发某些游戏的特定彩蛋之类的。
RNG seed:随机数种子,没事别乱改。 Profile Manager 这里可以改你的switch用户名称、头像。可以设置多个用户。 Audio 基本没什么好说的,觉得游戏卡就开audio stretching,不卡就不开。output engine选auto或者cubeb才有音频。
Audio device一般情况下自动就行,没声音的话自己手动选你的声音设备。
Graphics: Limit speed percent:限制速度(以百分比计)。
Use disk shader cache:磁盘着色器缓存,有效减少卡顿。
Use asynchronous gpu emulation:异步GPU模拟,有效提速。
Use accumulate GPU emulation:精准GPU模拟,可能可以修复一些画面BUG,但是速度会变慢。
Internal resolution:更改内部分辨率,目前没有实际作用。